二-《月遇从云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师父看着她叹了又叹,“这世道不好,我一个人还能搪塞过去,养你就困难了。”

    师父嘴上不说答应,买吃食给她,找老人给她扎漂亮的发髻。其实他看着眼前的女孩长相干净漂亮,心底是喜欢的,他都这个岁数了谁不想要个孩子。

    起初他觉着身边跟着个小姑娘不习惯,但没多久却发现一路上的嘻嘻笑笑增添了几分趣味,路上的疲倦轻了不少。

    回到故里,他们住的是茅草房子,刮大风茅草会跑,屋外大雨屋内淋漓,家徒四壁。即便如此,师父待她却是很不错的。会给她买新衣裳,然后刮着她的鼻子,夸她穿得跟个仙女儿似的。会跟隔壁的婶儿学如何挽发,虽然有小孩嘲笑她的发髻太丑,她可一点都不在意,转头将他们耍得团团转。

    那日是上元节,过大年的气氛还没有散去,她裹着棉袄,手里拿着花灯,乖巧地牵着师父的手走,那眼珠子却早就跟着街边各式的花灯走了。

    出门前师父特地炫耀似的,替她挽上最得意的发髻,还翻出她一直带在身上的玉笄替她带上。看着她说:“你可不就是我女儿,小模样生得真好,这带出去不知道有多少人眼红呢。”

    走着便看见杂耍台子边上围满人,看过的人都说今年的不一样,比往年的好看太多。

    师徒两人也赶上去看个热闹,人太多她看不见,师父就让她坐在自己的肩上,听见顾疏咯咯地笑,也不由地跟着笑。

    顾疏喜欢这么坐着,像是被人捧在心上。回家的路上师父也没有要把她放下来,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,师父正打趣,“这么好的小姑娘,将来不知道是便宜哪家小伙子。你若嫁得不好我可不依。”

    顾疏抱着师父的头,腆腆一笑说“我才不嫁人,我要永远陪在师父身边。”

    “你现在还小,嘴甜哄我罢。”师父笑道。

    师徒俩人一路上有说有笑,在人群中有人眼尖瞧见什么,指给身边的夫人看,“夫人,奴婢瞧着那玉笄真像小姐当年带的,笄顶那抹红,正像那时特地镶上的红玉髓。”

    “我瞧瞧。”老夫人说,“还真是,这是当年我亲自去请老师傅雕琢的,这应是在王宫里的,怎么到了这?”

    这日师父正捡到本《幼学琼林》,有些破烂但还能看,正巧着说教徒儿认字。

    却发现这顾疏是认字的,说是之前学过,先生还夸过她聪明,学东西快。

    师父心想着,这徒儿以前定然是个千金小姐,这寻常的大户人家都未必会给小姐读书写字,这出生门第应当是什么书香世家。

    这季家就找上门来了,季老夫人见着顾疏的模样,是有几分像她的女儿。

    “丫头,告诉我,你那玉笄是哪来的?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