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3章 两条孤独河道的汇合-《我不是文豪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数日后。
    王子虚和叶澜推开文暧俱乐部培训基地的大门,释放出被拘禁已久的寂寥。
    基地中人去楼空,大厅里除了一套木沙发,其他家具大多已清空,只留下几道淡淡的轮廓痕迹。一只透明塑料袋躺在地板中央,像条超大号的安全套。
    王子虚莫名想起写过的一段文暧脚本:
    “……我去了盗版书摊,店家给我一条不透明的塑料袋,我想,那是我自尊心的安全套,包裹着我的贫穷和骄傲,防止酝酿出的愤恨不要射向世界——这说不好是在保护世界还是在保护我自己……”
    据不少语疗员反馈,许多用户,尤其是富婆,对这个比喻反响挺好,说此中自有种野蛮的生命力,莫名勾人。
    这和王子虚的想象大相径庭。他本以为经历过拮据过的人,才能懂得这种捅自己一刀般的自嘲,其中有着血淋淋的自卑与快意。
    后来是左子良一语道破他的困惑:对于真正穷过的人来说,“穷”本身就具有最大的避孕效果。这种比喻对他们来说并非挑逗,反而败火。
    王子虚这才恍然,他想起和妻子一起虚构的那个孩子,说到底也是因为一个“穷”字,才一直变不成现实。从那以后,他便再也不打这类比方了。
    靠墙的书架上摆满了书。这些都曾是王子虚精心挑选的精神食粮,被搬运到基地里来,经历不短不长的时光,已经落了灰尘。
    在王子虚创作文暧脚本之前,他从来没去过盗版书摊,书架上的这些全都是正版。那个“安全套”的比喻,只不过是他的想象而已。
    后来他实地踏勘了一次盗版书摊,才发现并没有什么不透明塑料袋,也没有想象中的自尊受挫,大家就这么付钱然后离开,跟买菜一样,乐乐呵呵的。
    其实他的经济状况十分配得上盗版,而他之所以坚持购买正版,是出于这种考虑:既然我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终生目标,便该将支持正版图书视为己任,不然以后自己出版了,还有什么脸劝人买自己的书?
    十年来他为图书事业发展添砖加瓦,可他自己的书至今仍未出版,也就是说至今都没看到回头钱。幸好他没将这想法告诉别人,不然保准被嘲笑。
    “自从上次你们走后,这地方就一直没租出去,”叶澜在一旁解释,语气里带着点不好意思,“你的书太重了,你没要,就一直扔这儿没管。”
    王子虚走到书架前,指尖拂过一排书脊,最后抽出一本《霍乱时期的爱情》。他小心吹去封面上的浮尘,缓缓翻开。
    书页发出干燥的“咔咔”轻响,似乎下一秒就要散架。鼻尖扑来一阵特殊的油墨香,干燥的纸张从指间滑落,心中的焦虑顿时被抚平许多。
    继而,一股久违的、如同干渴般的冲动,毫无预兆地涌上来。
    他想要阅读。
    自从写完《石中火》,他感觉自己被掏空了,每次尝试阅读,都进入不了状态。但这次,那种纯粹的阅读欲望回家了。
    他想要纯粹地、强烈地、贪婪地阅读,如撕扯、吮吸、沉溺一般,将自己投入到文字构筑的世界深处。
    他抚摸着书封,掀开沙发上的防尘罩,一屁股坐下去,正式翻开书。
    海风的咸湿气息裹挟着木槿花的馥郁,从纸张间升腾起来,加勒比海与安第斯山,烈日与骤雨,阴阳两极在非线性时空中交织、发酵,最终蒸腾出绵长如雨季般的爱情愁苦。
    他一瞬间就进入了故事,乘着洋流漂到这个被阳光晒得褪色的加勒比海港口,炎热地带特有的闷热空气笼罩着他,浓烈的阳光晒得他口舌发干、嘴唇焦渴。
    “看来在你们入住之前,得请两个钟点工来收拾一下。”叶澜说。
    “上次那个做饭阿姨的手艺你还记得吗?要不要再请她?不过不知道人家现在有没有档期。”叶澜又说。
    “迷途信者跟我说,他们还要两个小时才能到。需要我在这里陪你等吗?”她抛出第三个问题。
    三句话如同石子投入深井,连个回响都没有。叶澜转过头,才发现王子虚充耳不闻,正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世界。
    她鼓起嘴,开始生气。
    走到沙发旁,紧贴着王子虚坐下,她撩开头发,问道:“你就没有什么想跟我聊聊?”
    叶澜靠得很近,卡塔赫纳港的风混进了一丝香水味。王子虚不得不勉强匀出一部分运行内存来应对:
    “聊什么?”
    “你就不想聊聊我们的计划?”叶澜说,“你不害怕吗?你不怀疑吗?你不感到……激动吗?”
    不知是不是长期受王子虚他们文化熏陶的缘故,她脱口而出的这一连串排比,竟颇有气势。
    数日前,在那间ktv包间里,两人和左子良对质。尽管事先约好不要给左子良蛊惑人心的机会,但谈判还是以左子良的大获全胜告终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