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九章 子武离开-《农门喜嫁》
第(2/3)页
宋子武也被扶回了房间,夏大娘赶紧给他喝了姜汤暖身子。
大家坐在屋里不说话,宋子武还是先开口道:“大哥!我不是意气用事,也不是什么舍身成全,我是真的想要保家卫国,三弟志向是从文,想要功成名就,而我真的想要征战沙场,就算是血染沙场,我也心甘情愿。”
“可是我不同意!就像你大嫂说的,要是往年你去我不拦着,可是今年不同,这入了军营就要开拔战场,连训练的机会都没有,去了就是鸡蛋碰石头,我担心你,你知不知道?”宋子羽激动的说道。
“知道!我都知道!可是大哥!你去了就可以避免这些情况发生吗?你不是还和我一样,你还有大嫂还有娘和弟弟需要照顾,你不能去,所以只有我去!”宋子武倔强的顶嘴道。
陆采青听了,左思右想道:“这样吧!我去求求林怀瑾,让他把咱家名额取消了,虽然这样不地道,但是可以消除你们僵持的局面,也不用在这里多做辩论,你们吵的大家都头疼,这也是最好的办法!”
“大嫂!不可以!自从认识你以来,我从没见你低头求人,我不想你为了这点小事就去低头,而且这当兵的事情是我的理想,你不要担心好吗?你教我大丈夫要顶天立地,国家需要我的时候,就要挺身而出,如果都找关系你不去他不去,那么还有谁来保住国家,国家没了,我们还能守住自己的田园吗?大哥!大嫂!你们在家里好好的种田养家,我在外面保护你们好吗?”宋子武慷慨激昂的说道。
宋子羽被他说的无言以对,陆采青听了,虽然他说的都是自己教的,可是真到了这个时候,还真的后悔让他这样的执着。
一屋子的人被他说服,最后宋子羽不得不点头同意,陆采青连同夏大娘一起缝制的棉衣转送了宋子武,刘婶还给子武赶制了两双棉鞋带在身上。
日子过得很快,三天一转眼就到了,头天晚上哥四个住在一个炕上,聊了好久,大家都沉浸在即将离别的悲伤中,宋子羽把陆采青整理的残缺不全的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转送给他,让他没事的时候多学习,勤写家书,做事要机灵,要有眼力见,团结一起同去的陈家村里的新兵,战场上多张几只眼睛等等!
早上起床的时候,宋子武就全副武装穿的暖暖的带着行李背包,被一大家子送到陈家村的村口,这一去就是四十人,家家养大这样一个半大小伙子不易,都是千叮咛万嘱咐的,场面显得非常的伤感。
年纪大的母亲拉着孩子嚎啕大哭,也许这就是最后一次见到自己的亲人了。有的年轻的媳妇拉着自己丈夫的手,哭的死去活来,让人看了心酸不已。
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。千里孤坟,无处话凄凉。说不定这就是他们最后的话别,战事一起百姓遭殃,古来醉卧疆场君莫笑,古人征战几人回,场面可想而知。
在征兵的官员催促下,四十个乡兵就这样浩浩荡荡的离开了陈家村,陆采青搀扶着夏大娘眼含热泪目送着宋子武消失在村口。
大家回到家里,看着空荡荡的主屋此时已经人去楼空,子飞送完二哥就直接出发回了陶家村。
陆采青心里有时在想,自己会不会是个预言家,刚刚还是中秋月圆人团圆,可是一转眼的功夫,子武就当兵走了,子飞求学也暂住陶家村师父的家里,现在家里就剩下宋子羽和夏大娘母子,虽然李大哥三口和刘婶母子白日里也在,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家人就剩下了他们母子四人,一下子吵杂的院子,走了两个人,就感觉整个院子都冷清了不少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