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八五章 杜尼娅的新生-《回到清朝做盐商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以往的时候,牧民们可能要用一匹马才能够换上一个铁锅。
    现在看着蒙古包中的铁炉,大家都是视如珍宝。
    尤其是这个炉子有一根铁皮做成的管子可以伸到蒙古包的外面。
    这让蒙古包中不在是烟熏火燎的。
    以前的牧民们都是在蒙古包中间直接用泥土石头围出一个小火塘。
    冬天的时候还要在蒙古包上开一个口子让烟尘飘出去,这使得蒙古包里面总是暖和不起来。
    人还会被熏得如同黑不溜秋的牛粪块子一般。
    赤那跟着自己的母亲分了一个蒙古包,他们也有一个小火炉。
    对于这个炉子,赤那的母亲视若珍宝。
    真的是好大的一块铁啊!
    这得用多少匹马才能换的回来呢?
    赤那傻傻的母亲已经算了好多天了,总是算不出来。
    她问赤那这个问题。
    因为大家都说她的儿子聪明,不然怎么会得到汉人军官的喜爱呢。
    不过赤那也回答不出来。
    赤那的傻母亲问赤那:“我聪明的儿子赤那,我们是不是要给汉人做一辈子的奴隶?不然汉人为什么给我们火炉,而我们一无所有。”
    赤那告诉母亲:“现在有吃有喝,这样的奴隶生活不好吗?”
    赤那母亲连连点头。
    赤那母亲的工作就是照顾牛羊,还有就是挤牛奶、羊奶、骆驼奶。
    这些东西会补充大家的冬季的食谱。
    或者是做成干奶酪保存起来。
    当然不是谁都吃到的干奶酪,这是蒙古骑兵的传统军粮。
    古代的蒙古骑兵就是以这个作为军粮来远距离行军的。
    它的热量不弱于压缩饼干,还比压缩饼干更有营养。
    尤其是经过发酵之后的干奶酪含有各种维生素,可以让士兵在长距离行军中不容易生病。
    生活在尼布楚城周围的蒙古人,现在有一个苦恼,就是每个星期都要洗一次澡。
    在这个不大的城市中一共有十座澡堂。
    管理城市的长官非常重视卫生工作。
    尤其是这些蒙古人,他们经常跟牲畜打交道,身上会携带跳蚤等寄生虫。
    淮海军有一套专门针对百姓的《生活卫生防疫条例》,其中就一条,各地要建立公共澡堂,普通百姓每周要沐浴一次。
    洗了几次澡之后,出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,很多大人认不出他们的孩子,也有孩子认不出自己的父母。
    赤那第一次洗完澡回家,他的傻母亲就认不出他来了。
    因为他是一个小男孩,第一次洗澡的时候,就有人帮他理了光头。
    不光是他,基本上所有的男人都变成了光头。没有办法,他们的头发早已经成为了各种寄生虫的王国。
    如果要是拍一个有关于人类身上寄生虫的纪录片,只要拉一个蒙古男人过来,将镜头对准他的头发就可以了。
    赤那剃了头洗了澡回到家中,他的母亲却要对他进行跪拜,因为他看起来更像是佛陀坐下的童子。
    赤那解释了半天,才让他的傻母亲认他。
    赤那家的蒙古包外面围着一圈砍好的木头,这些木头足够他们家的小火炉一个冬天都不灭。
    木头自然是赤那他们自己准备的。每个人都要准备自家的过冬燃料。
    同时还要上交一部分给即将回来的军队使用。
    还没有进入冬天的时候,山边的小溪一直有树木顺流而下。
    这些树木在那台巨型蒸汽锯木机上被截成整齐的一段一段。
    大家只要领回去用分发下来的斧子劈开就好。
    杜尼娅是一名沙俄女子,今十五岁。她长着一头亚麻色的头发。雪白的肌肤,高挺的鼻梁,还有一双卡姿兰大眼睛。
    沙俄的女人在这个年龄段最符合中国人的审美。
    她就出生在尼布楚城,还没没有结婚。
    今年春天,河上刚刚解冻。总督大人就带领军队路过尼布楚城。
    城里的男子都被总督带到下游去了。
    杜尼娅和他的父亲母亲一起生活,家里只有三口人。
    第(2/3)页